城乡建设创意设计

新闻首页|时事动态|国内要闻|国际要闻|城市印象|规划|建筑|市政交通|房地产|其它
金融监管总局部署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
2024-02-07

金融监管总局部署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要进一步提高对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重大意义的认识。近期,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多数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了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有效对接项目名单,已提供一批新增融资和贷款展期,满足不同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各商业银行要主动对接协调机制,对推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及时开展评审,加快授信审批。各商业银行内部要建立专门工作机制,优化贷款审批流程,细化尽职免责规定,指导督促各分支机构加强对辖区房地产项目的调研,全面掌握情况。对于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应及时向协调机制报告并推动解决。(记者李延霞)

0 0 0
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社论)
2024-02-04

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社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眼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做好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重大部署,是我们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的重要遵循。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历经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做好“三农”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 人

0 0 0
经济学家称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广阔
2024-02-04

经济学家称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广阔

    国际金融论坛常务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秘书长林建海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呈现低增长、高通胀、高债务、高不确定性的“一低三高”特征。“未来,世界经济将持续增长缓慢,且不均衡,世界经济纷繁复杂的风险挑战与发展契机并存。”     但林建海表示,中国拥有优质劳动力大军,劳动力供给仍有增加余地,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仍有巨大发展空间,服务业仍有很大发展潜力,消费需求可持续提升,城镇化与人均GDP提升仍大有可为。基于此,他认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广阔。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他建议,在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潜力和增长路径中,要推动科技、金融、产业挂钩不脱钩。同时,应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培育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杨本心建言,中国企业应在经营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物理风险,减少或消除其对经营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波动情况,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完)

0 0 0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2024-01-31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结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尽管在特定时段、特定情况下外因能发挥很大作用,但从整体、全局和长时段来看,内因的作用始终是根本性、第一位的,外因的作用是辅助性、第二位的。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人,是千千万万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各行各业勤奋工作的劳动者,只有把企业家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出来,经济增长才有了绵绵不绝的持久动力。这就需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打破束缚人们开拓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创新创造提供良好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改革开放是提高要素投入质量和效益的“倍增器”,一旦把全社会的动力和活力调动起来,就能对经济发展起到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内生动力的作用是持久的、强劲的、源源不断的,与增加要素投入的一次性作用不同,今年起作用,明年乃至更长时期都会起作用。有效调动全社会内生动力,是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           回首过

0 0 0
31省份敲定2024年GDP目标,主打“创新牌”
2024-01-31

31省份敲定2024年GDP目标,主打“创新牌”

     31省区市敲定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      前三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不约而同把2024年GDP增长目标锚定为5%,但具体表述略有差异,广东为5%,江苏、山东均为5%以上。 过去一年,这三个经济大省均取得了新的突破,广东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江苏成为全国首个拥有5个“万亿之城”的省份,山东GDP首次突破9万亿元。站在新的起点上,粤苏鲁继续稳扎稳打,努力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           主打“创新牌”,塑造新质生产力           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成为多个省份争相下好的“先手棋”。           突破关键技术。湖北提出,集中力量突破高端AI芯片、智能数控机床、高端医疗装备等“卡脖子”技术,前瞻谋划生物合成、空天技术等千亿级规模的科创“核爆点”,构筑创新赛道的“卡位”优势。北京要求,加快推进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在光电集成、芯粒技术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2024年是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各省

0 0 0
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 多项新举措值得期待
2024-01-29

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 多项新举措值得期待

     目前,监管部门正在推动加强内地与境外市场的互联互通,优化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等,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中央层面频频释放金融高水平开放信号。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的主战场,资本市场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普华永道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合伙人武彦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脱颖而出,全球资本也相应地通过A股、港股、美股等渠道配置中国核心资产。资本市场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必然有助于建立互信,稳定海外投资者长期投资中国。           下一步可从四方面推进           在优化QFII规则方面,2023年1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简化登记手续,优化账户管理,简化汇兑管理,便利外汇风险管理。      参考资源:证券日报

0 0 0
地方两会聚焦2024经济发展三大关键词
2024-01-29

地方两会聚焦2024经济发展三大关键词

    立足自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川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其中,数据资产化管理将是重点工作之一。四川省数据局局长顾红松表示,下一步四川将加快构建数据产权登记、授权运营、交易流通的制度规范,培育数据流通交易市场。 北京明确,2024年将推进传统领域“迭代”、新兴业态“抢滩”、未来产业“占先”。比如,加快推进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加强原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超高清视频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促进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抓实抓好扩大有效需求 扩大有效需求依然是地方2024年拼经济的重要内容,各地主要围绕重大项目建设、释放消费潜能等多个方面布局。      作为2023年最热门的冰雪旅游目的地,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写入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黑龙江将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加快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筹办第九届亚冬会,冰雪季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旅游收入超1500亿元,以冷资源撬动热经济。 海南提

0 0 0
一季度新增专项债计划发行规模近9000亿元
2024-01-26

一季度新增专项债计划发行规模近9000亿元

     今年1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缘何偏慢?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是考虑到2023年年底中央财政增发国债1万亿元转移支付给地方使用,由于债券发行、资金拨付、项目端申报等均需要时间,将在2024年年初形成实际投资支出,使得今年一季度加快发行地方债的必要性不高。           虽然当前尚无新增专项债开启发行,不过多地也已披露了今年一季度的发行计划。据国信证券研报统计,截至1月24日,各地已披露2024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1.75万亿元,其中新增债1.04万亿元,再融资债6726亿元。具体来看,包括新增一般债1653亿元,新增专项债8721亿元,再融资一般债2568亿元,再融资专项债3139亿元,以及部分未披露用途的债券。其中,山东(含青岛)、浙江(含宁波)和四川分别计划发行新增专项债1500亿元、1489亿元和1200亿元。      参考资源:证券日报

0 0 0
减税降费年度账单出炉
2024-01-26

减税降费年度账单出炉

     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分行业看,制造业及与之相关的批发零售业占比最高,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495.3亿元,占比42.6%;分企业规模看,中小微企业受益最明显,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4264.2亿元,占比64%;分经济类型看,民营经济纳税人受益明显,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864.6亿元,占比75.7%;分政策看,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新增减税降费6509.8亿元,小微企业减征所得税政策新增减税1788.8亿元,支持科技创新的先进制造业、工业母机、集成电路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新增减税1208.5亿元,提高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政策新增减税391.8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牢牢把握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精准高效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加力加劲提升税费服务质效,持之以恒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能,为更好服务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 0 0
各地财政打出稳经济组合拳
2024-01-24

各地财政打出稳经济组合拳

     稳的基础不断巩固           此外,湖南2023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60.5亿元,增长8.3%。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收入比重达65.7%,较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增值税、所得税之和占地方税收比重达51.7%,较上年同期上升7.9个百分点,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总体来看,各地通过压缩财政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产资源、改组地方融资平台、财政金融政策协同推进等多种措施,全面实现了地方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支出重点得到有力保障、地方债务增量存量平衡有序。”张依群表示,伴随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相关政策效应加速释放,地方财政稳的基础将不断被强化。 聚焦重点积极发力      青海财政今年将紧盯重大战略,聚焦生态保护优先、加快构建产业“四地”、精准保障重点项目、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强化落实科技创新,高效配置使用财政资源。广东财政部门今年将着力支持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制造强省、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海洋强省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方面工作。 “今年将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工作机制,强化对重大战略任务的财力

0 0 0
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2.5%
2024-01-22

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2.5%

     一是商品销售稳步增长。12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8%,其中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增长明显,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体育娱乐用品、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9.4%、16.7%和11.0%。1-12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8%。汽车销售保持良好增势,全年销售3009.4万辆,同比增长12%,连续15年居全球首位。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949.5万辆,比上年增长37.9%,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达31.6%。 二是服务消费显著回升。12月份,全国餐饮收入5405亿元,同比增长30.0%。1-12月,餐饮收入5.29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达45.2%,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服务零售额增长20.0%,增速比商品零售额高14.2个百分点。      四是城乡消费同步增长。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9%。1-12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75万亿元,同比增长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0万亿元,增长8.0%;城镇、乡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增长8.6%和9.3%。

0 0 0
重庆成为中西部首个GDP超三万亿城市
2024-01-22

重庆成为中西部首个GDP超三万亿城市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近年来,全市把握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关键点,紧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升级、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           扩大内需方面,2023年重庆消费市场稳定恢复,投资质量稳中有升,26个50亿元级以上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外贸外资结构持续优化,“新三样”出口增长1倍,汽车出口额增长51.9%。 参考资源:新华社

0 0 0
我国将研究推动批量增加耕地
2024-01-19

我国将研究推动批量增加耕地

     2024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介绍,2023年,全国耕地总量连续第三年净增加,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面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加快转型升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日益完善,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制度更加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能力不断增强。这一年,严守资源安全底线,粮食和能源两个“饭碗”端得更牢;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支撑国家重大战略落地更加有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服务经济回升向好更加有效;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履行所有者职责基础更加坚实。      参考资源:光明日报

0 0 0
2023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2万亿元
2024-01-19

2023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2万亿元

      据介绍,税务部门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类型、人员身份等信息,对税费政策与适用对象进行智能匹配。2023年7月国务院延续优化完善税费优惠政策以来,全国税务系统累计开展政策精准推送超6.7亿户(人)次。 参考资源:中国经济网

0 0 0
中央财政推动鲁豫实施新一轮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
2024-01-17

中央财政推动鲁豫实施新一轮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

     目前财政部已会同相关部门推动21个省份在20个流域(河段)建立起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力推动流域水质改善和绿色低碳发展。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有关精神,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资金引领、协调指导,把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文章做大、做深,让流域因水而美、让产业由水而兴,让人民依水而幸。

0 0 0
2024年地方债发行“开闸” 对基建投资形成有力支撑
2024-01-17

2024年地方债发行“开闸” 对基建投资形成有力支撑

     专家表示,2024年地方专项债规模会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达到4万亿元左右。预计前三季度地方债发行会适度加力,全年总体保持均衡,将对基建投资形成有力支撑。      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信息,目前已有多地披露了一季度发债计划,发债总额超过1.6万亿元。 从各地披露情况来看,山东、四川、浙江等地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均超过千亿元;从月度发行计划来看,一季度地方债和新增专项债发行主要集中在3月份。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中,新增债券主要由山东、浙江等经济大省扛起大梁,化债大省以再融资债券为主。           相比于增加专项债规模,如何进一步提高专项债资金效应变得更为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           “扩大专项债作为资本金的范围可以更好配合财政资金向保障性工程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倾斜。”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预计,2024年专项债资金可能更多投向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在提升地方财政资金使用灵活性的

0 0 0
稳收官蓄动能 中国外贸向“新”而行
2024-01-15

稳收官蓄动能 中国外贸向“新”而行

     业界人士表示,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整体表现比较低迷形势下,中国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增、发展质量优中有升的成绩提升了整体信心。同时,随着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和政策不断加力,“新三样”、新兴市场、新业态等新增长点进一步培育壮大,将为外贸稳中提质积蓄更多动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庄芮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用“砥砺前行”来概括中国外贸的表现。她分析,2023年中国外贸克服重重影响,实现了正增长,全球出口份额保持在较高水平,实属不易。更为不易的是,在规模稳中有增的同时,结构持续优化。            东方金诚研报也认为,外需走弱背景下,2023年我国出口份额依旧保持高位,显示我国出口竞争力继续领先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正在塑造出口新动能。 “中国新能源车出海高速增长,在产业链、技术等方面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在阿里国际站上,新能源乘用车、高尔夫球车、电动摩托车及电动三轮车等成为热销品类,并且增长还在持续。”阿里国际站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例如,中国制造的智能驾驶电动车在过去一年中的销量同比增长97%。     相关部门已

0 0 0
重大项目新年密集开工
2024-01-15

重大项目新年密集开工

     聚焦关键领域重点产业           在广东,深圳2024年首批205个新项目建设集中开工,分布在重大科技和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等领域。在福建,厦门6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152亿元,涵盖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在湖南,2024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1月3日在长沙、岳阳、益阳同步举行,11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872亿元,主要集中在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 产业向“新”,民生向“暖”。投资规模大、产业结构优、带动能力强、着力补短板惠民生,是多地重大项目的共同特点。比如,上海市杨浦区集中签约的50个重大项目,涉及在线新经济、创意设计、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低碳、科技服务等产业领域。中国石化岳阳地区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总投资357亿元,是湖南迄今为止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可带动下游投资超过1500亿元。北京市丰台区聚焦惠民生暖民心实事,开工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二期、人大附中园博园校区等13个民生改善项目。            比如,四川省提出,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储备项目接续早投、新建项目早开快投、在建项目快建多投、竣工项目投产达效。江

0 0 0
财政部印发指导意见加强数据资产管理
2024-01-12

财政部印发指导意见加强数据资产管理

     这是记者11日从财政部了解到的。           指导意见确定了主要任务,包括依法合规管理数据资产、明晰数据资产权责关系、完善数据资产相关标准、加强数据资产使用管理、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健全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畅通数据资产收益分配机制、规范数据资产销毁处置、强化数据资产过程监测、加强数据资产应急管理、完善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和报告、严防数据资产价值应用风险。

0 0 0
攻坚“硬科技”共建“智造极” 长三角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
2024-01-12

攻坚“硬科技”共建“智造极” 长三角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

     关注科技创新攻坚突破,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倾情擘画的重大战略。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要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一条科创走廊,共建“智造”增长极 近日,在G60星链“链主”企业格思航天的卫星数字工厂,集结了G60科创走廊上多地技术攻关和零部件供应的创新商业卫星下线。不久的将来,这些卫星将奔赴太空,在璀璨星海标注长三角智造的“G60星链”。           从企业一家家去“敲门”,到九城市主动打通壁垒给企业“开门”,科创要素和资源正在G60科创走廊自由奔涌。从首届的1.04亿元到第五届的109.68亿元,五年增长百倍的科技成果拍卖成交额,正是长三角科创活力和产业热力的直观呈现。           “从地理空间‘聚集’,到研发创新‘协同’,再到发展壮大‘裂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聚焦‘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和‘从1到100’的全产业链创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韧性不断提升,努力成为中国

0 0 0
分享A1